買以太坊 買以太坊
Ctrl+D 買以太坊
ads
首頁 > 波場 > Info

BLO:中國區塊鏈產業全景報告(2021)_NFT

Author:

Time:1900/1/1 0:00:00

摘要

2021年區塊鏈產業扶持政策遍地開花,單年中央、各部委及各省市地方政府發布區塊鏈相關政策達1101部。同時,政策對虛擬貨幣繼續維持高壓打擊態勢,“挖礦”活動被全面整治。

中國在區塊鏈技術專利申請上位于世界前列,2021年單年申請量占全球申請總量84%。其中,我國區塊鏈技術申請對象以科技、金融、互聯網、通信、區塊鏈等公司居多,地區主要集中分布在江浙滬、廣東和北京。

2021年區塊鏈投融資賽道持續火熱,美國發生的區塊鏈產業融資事件約為中國的5.1倍。投資領域上,加密貨幣、區塊鏈解決方案仍然是資本青睞的領域,此外,NFT、隱私計算以及技術融合等新賽道崛起。

我國區塊鏈相關企業數量突破12.1萬,2021年單年新增超4萬家,新增企業近八成注冊在信息服務、批發零售和科技服務三大行業。整體上,2021年區塊鏈企業發展趨勢向好,但在技術和標準、均衡發展、人才和政策等方面仍有待加強。

據調研的211 家區塊鏈相關上市公司,公司在市場表現參差不齊,近60%公司市值處于百億元以下。從業務布局現狀看,網絡頭部效應已經形成。而場景布局大多集中于金融、電子存證、醫療等場景,場景差異度較小。

2021年是中國區塊鏈標準化工作突飛猛進的一年,單年新增82項區塊鏈相關標準,占現有區塊鏈標準總數的53%。從區塊鏈技術演進趨勢看,區塊鏈開始步入以“信任鏈”“協作鏈”為導向的新發展階段。

目錄

第1章 2021區塊鏈產業發展大事篇

一、 全球視角:區塊鏈產業跨步式增長,新興領域賽道火熱

(一) 區塊鏈成為多國戰略,加密貨幣政策兩級分化

(二) 區塊鏈支出規模增長,銀行業支出領先

(三) NFT、加密貨幣、元宇宙賽道火熱

(四) 全球90%以上的經濟體正在探索央行數字貨幣

二、 國內視角:區塊鏈產業穩中前進,數字人民幣成績喜人

(一) 助力區塊鏈技術發展,整頓虛擬貨幣交易、“挖礦”活動

(二) 區塊鏈注冊企業數量持續攀升,產業即將迎向“穩步爬升復蘇期”

(三) 數字人民幣全面開花,三大挑戰有待突破

第2章 中國區塊鏈政策及監管篇

一、 2021年中國區塊鏈產業政策整體情況?

二、 中國區塊鏈產業政策現狀

三、 中國虛擬貨幣產業監管現狀

第3章 中國區塊鏈專利技術篇

一、 2021年全球專利申請情況?

二、 2021年我國區塊鏈專利行業分布情況?

第4章 中國區塊鏈產業投融資圖譜篇

一、 2021年全球區塊鏈產業融資概況

(一) 3月單月發生239起,8月單月融資額達73.07億美元

(二) 45%公司/項目融資金額處于100-500萬美元區間

(三) 70%區塊鏈投融資項目為戰略投資和種子/天使

(四) 全球區塊鏈產業融資事件分布不均勻,美國約為中國的5.1倍

2月中國區塊鏈經理人指數為39.3 環比大幅下滑:由中央財經大學共識經濟學課題組和互鏈脈搏聯合發布的中國區塊鏈經理人指數(Blockchain Manager Index,BMI)為39.3,相較上月的47.1繼續大幅下滑。共識分歧指數(CDI)為-5.1,相較于上月的-8.8繼續收縮,這說明企業與投資者的預期進一步趨于一致,結合本期業務活動預期指標大幅度上升,可能預示行業已經處于本輪下跌的底部。(互鏈脈搏)[2020/3/6]

(五) 數字資產相關和數字貨幣相關領域依舊火熱,隱私計算賽道崛起

二、 2021年中國區塊鏈產業融資概況

(一) 2021年融資數量、金額同比出現上升趨勢

(二) 2021年平均單筆融資金額同比下降48.61%

(三) 二季度表現良好,9月達到全年融資高峰

(四) 地域分布:香港以30筆、7.3億美元穩居全國榜首

三、 2021年中國區塊鏈產業投資機構分析

(一) 眾安科技以20億元人民幣融資額位居榜首

(二) 千萬以上級別區塊鏈相關公司/項目融資金額占比46%

(三) 行業應用為最受歡迎的投資場景,占比約67%

(四) NFT、加密貨幣和區塊鏈技術方案服務場景火熱

第5章 中國區塊鏈企業普查篇

一、 中國區塊鏈相關企業整體情況

(一) 區塊鏈相關企業數突破12.1萬,2021年單年新增超4萬家

(二) 區塊鏈企業聚集仍聚集三大區域,廣東省居第一

(三) 近八成注冊在信息服務、科技服務和批發零售三大行業

(四) 以中小企業為主,注冊資本百萬和千萬級居多

(五) 九成以上正常經營,6000家相關企業注銷

二、 2021年新增區塊鏈相關企業的基本情況

(一) 單月新增企業數量整體維持較高水平

(二) 廣東企業增量最多,山東、海南、江蘇等地增速領跑

(三) 近八成注冊在信息服務、批發零售和科技服務三大行業

(四) 新增真實開展業務的區塊鏈企業超2700家,中小型企業為重要主體

三、 區塊鏈企業發展面臨的挑戰及建議

(一) 區塊鏈技術待提升,產業生態待完善

(二) 區域發展不均衡,因地制宜是關鍵

(三) 人才匱乏問題顯著,產學研需聯合

(四) 政策扶持有待加強,場景開放是重點

(五) 區塊鏈標準待制定,產業生態待開發

第6章 中國區塊鏈上市公司發展篇

一、 區塊鏈上市公司財務及市場表現

(一) 近60%公司市值處于百億元以下

(一) 股價表現差別大,超59%公司股價上漲

(二) 近57%公司營收規模處在十億元到百億元之間

(三) 超60%公司凈利潤低于10億元,48家公司處于虧損狀態

聲音 | 復旦大學斯雪明:中國區塊鏈產業有六大發展趨勢:12月7日,由中國科學院學部主辦,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等單位聯合支持的“區塊鏈技術與應用”科學與技術前沿論壇在深圳舉行。復旦大學教授、中國計算機學會(CCF)區塊鏈專委會主任斯雪明在演講中表示,中國區塊鏈產業有六大發展趨勢:一是區塊鏈成為全球技術發展的前沿陣地,開辟國際競爭新賽道;二是區塊鏈領域成為創新創業的新熱土,技術融合將拓展應用新空間;三是區塊鏈未來三年將實體經濟中廣泛落地,成為數字中國假設的重要支撐;四是區塊鏈打造新型平臺經濟,開啟共享經濟新時代;五是區塊鏈加速“可信數字化”進程,帶動金融“脫實向虛”,服務實體經濟;六是區塊鏈監管和標準體系將進一步完善,產業發展基礎繼續夯實。[2019/12/7]

二、 上市公司區塊鏈業務開展情況

(一) 銀行業區塊鏈布局路徑

(二) 證券公司區塊鏈業務探索

(三) 其他領域代表性上市公司的區塊鏈布局

第7章 中國區塊鏈應用生態篇

一、 中國區塊鏈產業生態圖譜

二、 區塊鏈在金融監管上的應用

三、 區塊鏈在能源領域的應用

四、 區塊鏈在隱私計算上的應用

五、 區塊鏈催生的新業態(1):NFT

六、 區塊鏈催生的新業態(2):元宇宙

第8章 中國區塊鏈標準與技術趨勢展望篇

一、 中國區塊鏈技術標準現狀

(一) 區塊鏈標準進程在2021年實現飛躍

二、 區塊鏈標準化的三大難點

(一) 區塊鏈術語仍缺乏統一定義

(二) 標準制定領域既有差距,也有重疊

(三) 標準受地理因素、制定者的專業和角色影響

三、 區塊鏈技術的演進趨勢

(一) 區塊鏈核心技術漸進式創新

(二) 擴展技術提升區塊鏈服務能力

(三) 跨鏈互操作緊迫性問題突出

本報告由零壹智庫、01區塊鏈研究出品,由橫琴數鏈數字金融研究院、中國科技體制改革研究會數字經濟發展研究小組和中國移動通信聯合會區塊鏈專委會作為學術支持,由歐科云鏈提供研究支持。以下為報告節選:《 中國區塊鏈應用生態篇》。

一、中國區塊鏈產業生態圖譜

2019年10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局第十八次集體學習時就強調“要把區塊鏈作為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重要突破口,明確主攻方向,加大投入力度,著力攻克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至此,區塊鏈上升至國家戰略,并與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5G等新型信息技術組成數字經濟時代的底層技術支撐。

目前,中國區塊鏈產業的產業鏈條已初步形成。包括:上游的區塊鏈底層及基礎設施服務,中游的擴展性技術及解決方案服務,下游的產業端應用服務,以及產業服務和相關配套設施。

圖 1 區塊鏈產業圖譜

德勤中國區塊鏈發起人秦誼:區塊鏈成本取決于共識基礎高低:今日,德勤中國區塊鏈發起人秦誼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區塊鏈是其實區塊鏈是幾種技術的結合,如果今天我們在做一筆金融交易的時候,共識的基礎是很高的,因為不僅券商是國家監管的機構,還要符合各種監管的要求。共識基礎高,對區塊鏈的要求就很高” 。[2018/5/18]

資料來源:01區塊鏈、零壹智庫

在產業應用端,現階段我國區塊鏈應用生態以金融應用、政務民生、面向實體經濟應用場景的解決方案和BaaS平臺居多。此外,融合技術解決方案成為重要趨勢,如區塊鏈與隱私計算技術融合解決方案。區塊鏈還催生了一些新業態,如NFT和元宇宙等火熱的新賽道。

圖 2 區塊鏈應用生態圖譜

二、區塊鏈在金融監管上的應用

隨著加密資產在全球范圍內迅速發展,各主流國家在金融資產框架下對加密資產交易所和銀行加密資產風險審慎管理已成為重點領域。加密資產由于匿名性和去中心化特性容易被應用于網絡賭博、交易、洗錢、詐騙以及恐怖主義活動融資等犯罪活動,并對已有金融秩序造成沖擊。同時,涉加密資產的犯罪不斷增多,犯罪形式日益多樣化增加了監管的難度。

隨著全球加密資產的發展,相關犯罪案件頻發。根據鏈上天眼Pro2.0數據統計,截至2022年2月,國內涉虛擬貨幣案件數量已累計超過7000起,關聯涉案人數達1630萬,涉案金額高達3300億人民幣。涉加密資產的犯罪活動成為金融領域的重點監管對象。

但目前,涉加密資產的案件在偵辦過程中面臨幾大困難。一是加密資產具有匿名性,交易地址擁有者的身份信息難以被確認,并且加密資產可以輕松實現跨國交易和變現,這大大增加了追蹤的難度;二是涉加密資產犯罪與傳統案件存在較大區別,往往呈現組織嚴密、作案手段“專業”等特點,這對偵察人員在辦案經驗、涉加密資產知識等方面都有較高要求。三是目前調查取證復雜度極高,且缺少合適的針對涉加密資產案件的調查取證工具,這導致辦案周期往往持續較長。

在國內,區塊鏈與綜合技術的融合應用正被應用于此類案件的偵查。運用“區塊鏈+大數據”的技術框架,并結合機器學習、數據建模、相似度計算、特征工程等關鍵技術,將傳統經濟類案件的偵查方式應用到數字貨幣的相關案件。下文將結合歐科云鏈旗下針對監管加密犯罪先后推出了“鏈上天眼”、”鏈上天眼Pro”、”鏈上天眼Pro2.0”系列產品,展示利用區塊鏈技術將如何在涉加密資產的金融監管上發揮作用。

針對加密資產的匿名性,鏈上天眼通過構建地址標簽系統為案件偵查提供支持。地址標簽系統包括多達近2億的鏈上地址標簽。這些數據支持“以點帶面”的破案,從一個線索源地址出發,通過地址畫像和交易特征識別,配合數據碰撞和比對,自動化的繪制平臺資金鏈路拓撲結構,有效追查資金藏匿點。

涉加密資產的案件與傳統案件偵破途徑的不同,為案件偵破帶來挑戰。鏈上天眼的「資料庫」集成了全球監管態勢信息以及國內相關的參考案例庫,可以為執法人員提供一個能夠獲取區塊鏈和虛擬幣知識、查閱辦案相關材料和學習軟件使用技能的途徑,包括最前沿的國內外資訊、交易所信息、案件庫、起訴書等,旨在幫助執法人員快速了解區塊鏈,以應對區塊鏈技術的快速發展和花樣迭出的新型犯罪方式。此外,鏈上天眼采用實時監控體系,全天候監控鏈上異動,洞悉可疑地址的行為特征,實時預警,實現了早發現、早監控、早溯源的治理體系。

工信部將指導舉辦第二屆中國區塊鏈開發大賽:第二屆中國區塊鏈開發大賽即將舉行,本次大賽由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軟件服務業司和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工業標準二部指導,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主辦,中國區塊鏈技術和產業發展論壇承辦,萬向區塊鏈、微眾銀行、中國平安保險、海航科技、眾安等企業協辦,報名時間:2018年4月16日—5月16日,獎勵方式包括1、現金獎勵;2、投資孵化支持。[2018/4/17]

調證方式差異是另一個需要攻克的難點。為了更快更好的進行司法調證數據信息獲取和分析,鏈上天眼在平臺加入調證管理和分析模塊。用戶可以通過已知案件信息及交易所信息通過該功能一鍵生成調證文書,為調證降低難度,同時支持對于調證數據的快速分析,在反饋案件重要線索的同時,為用戶及一鍵整理調證信息,將復雜的調證數據轉化為為更加直觀的信息瀏覽模式,實現了在對涉案地址的研判分析過程中更加便捷化的“一鍵調證”服務。

三、區塊鏈在能源領域的應用

2020年9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上宣布,中國力爭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目標。“雙碳”目標下,能源行業的轉型升級勢在必行,能源互聯網這一概念再次被提起。

能源互聯網可理解為綜合運用先進的電力電子技術、信息技術和智能管理技術等,將大量的分布式能量采集裝置、分布式能量儲存裝置和各種類型的負載構成的新型電力網絡、石油網絡、天然氣網絡等能源節點互聯起來,從而實現能源的自由、雙向交換和網絡共享。而區塊鏈技術能夠為構建能源互聯網可信、點對點的交易提供技術基礎,從而大幅提升電網利用率,并顯著提高可再生能源、能效和清潔能源資產等納入電網運營的能力,在能源優化配置方面發揮重大作用。

傳統能源交易模式效率低下,有著以下難點:第一,信任問題,能源行業中,能源數據的傳遞、金融支付數據的交互往往需要跨系統、跨部門,而數據的傳輸過程中,多節點之間的數據難以信任,且能源數據、金融支付數據在跨系統跨部門的傳遞過程中存在被算改的風險。第二,缺乏統一平臺,沒有統一的能源銷售數據展示和查詢平臺。第三,結算流程繁瑣,用戶的定期結算單需要多層審核才可確認,工作流程繁瑣。

提高能源行業的資源配置效率是實現綠色低碳發展的重要抓手,而區塊鏈憑借可溯源、不可篡改、公開透明的特點,能夠打造核心數據的溯源與安全防篡改系統,恰好能夠解決傳統能源交易的信任問題以及缺乏統一平臺問題。另外,區塊鏈支持部署智能合約,如能夠定期自動推送結算單,解決了結算流程繁瑣的問題,大大提高了能源交易的效率。

與此同時,太陽能、風能、水能等新能源的推廣也離不開區塊鏈技術的應用。2020年12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氣候雄心峰會上宣布“到2030年,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2億千瓦以上”。據此目標,未來十年我國風電、光伏年均新增裝機將超過6600萬千瓦,水電和核電也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但目前,這些綠色能源的裝機主體分布廣泛,形式多樣,如何更好地承接和消納成為新能源推廣的一道門檻,而區塊鏈技術將成為跨越這道門檻的重要技術。隨著區塊鏈逐漸深度服務于跨主體、跨領域、跨地域的可信協作網絡建設,國家電網與新能源主體之間的協作互信將進一步提升,度電成本隨之下降,新能源使用率也會大幅攀升。

德勤中國區塊鏈發起人秦誼:區塊鏈的未來是一片藍海:德勤中國區塊鏈發起人、亞太區投資管理行業主管合伙人秦誼近日在接受新浪財經的采訪時,在談及區塊鏈的現狀和未來時表示,可以用兩個關鍵詞來描述:展望與藍海。[2018/4/4]

此外,未來能源互聯網或將實現點對點、端到端、個人對個人的能源服務,需在供需雙方之間建立快速、可信、自動的能源交易模式,幫助供需雙方高效建立和完成能源交易。在現有能源互聯網解決方案中,能源交易大多是利用中心化的管理控制機構完成,但區塊鏈支持去中心化解決方案。如家庭光伏電站的剩余電量提供給某鄰居的電器使用,在雙方可信的基礎上,可以直接完成交易,從而提高效率。

以遠光區塊鏈與國網上海市電力公司的分布式光伏結算項目為例。應用區塊鏈技術,構建電網營銷、財務、光伏投資商等多方交易主體的聯盟鏈,明確電費計算規則、違約責任等,實現上網電量確認、發票開具匹配、電費業務結算、資金支付收訖等全環節鏈上協同,提高購電結算效率、支付安全性和統計便利性。上線后經濟效益顯著,整個業務流程所需工作時間從原有的1個月下降至5日,數據傳遞和合規檢查業務也實現了實時同步。

四、區塊鏈在隱私計算上的應用

數據作為生產要素,在數字經濟時代已經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新引擎。目前,各領域、主體對數據的流通和共享的需求日漸增加,但“數據孤島”問題還未得到解決,異構數據源還未打通,數據全流程解決方案缺乏。為解決以上矛盾,數據需要具備可確權、可溯源、可驗證的特性,此外,流通過程中如何實現隱私和安全保護也成為基礎條件。因此,技術融合以解決數據難題成為重要突破口。

另一個明顯的趨勢是隨著主流國家加大對個人隱私數據的保護,提供有效的隱私保護服務已經成為各企業的準入門檻。互聯網普及下,個人信息以數據化的方式被大量采集,個人隱私信息被濫用和泄露的事件層出不窮。該背景下,保護個人隱私的政策開始出臺,其中包括被認為史上最嚴格的數據保護法《歐盟一般數據保護條例》,以及對違反者立下巨額罰款的《加利福尼亞州消費者隱私保護法案》。在中國,保護個人數據隱私自2019年就開始推動,2021年通過以及實施《數據安全法》和《個人信息保護法》更是標志著數據安全及個人信息保護的法制治理進入系統化和專向化的新階段。因此,企業紛紛主動尋求為客戶提供有效的隱私保護服務。

區塊鏈結合隱私計算已成為解決以上矛盾的重要突破口。區塊鏈和隱私計算兩項技術互相補充,區塊鏈憑借其可溯源、難篡改、公開透明以及支持部署智能合約的特點,解決了信任問題,并支持數據多方協作。隱私計算技術是一個范疇,包含多方安全計算、同態加密以及TEE(可信硬件執行環境)等技術,支持數據實現“可用不可見”,解決了數據流通中的隱私保護和安全問題。兩項技術的結合提供了有效的數據全流程的解決方案。

目前,在中國,提供區塊鏈與隱私計算結合技術解決方案的公司已經初具規模,由于隱私計算技術的多樣化,解決方案也呈現多樣化的特點。從技術思路上可大致被分為以下兩種,一是在區塊鏈基礎設施中加入隱私計算技術。這類隱私計算技術通常能夠被分成軟件和硬件。軟件解決方案常見為多方安全計算、同態加密計算和零知識證明。硬件解決方案通常指TEE(可信硬件執行環境)。

五、區塊鏈催生的新業態(1):NFT

NFT,全稱為Non-Fungible Token,中文表示為非同質化通證。NFT是存儲在區塊鏈上的數據單元,將實體物品或者數字文件上鏈并鑄造成代幣的方式,并依托區塊鏈可溯源和不可篡改的特性,其能夠為底層資產提供有效驗證。與同質化貨幣如比特幣和以太坊不同,NFT具有非同質化特性,即以底層資產為區分,每個代幣都是獨一無二的,不能夠像貨幣一樣進行無差別交易。

2021年被稱為NFT的元年,各種巨頭企業和名人紛紛推出NFT。2021年3月,加密藝術家Beeple的NFT作品《Everydays:TheFirst5000Days》以近7000萬美元的高價售出,成為藝術史上最昂貴的作品之一。在NBA、奢侈品公司、科技巨頭、VISA等企業也紛紛入局的同時,NFT也開始“向下兼容”,參與發行和交易NFT的門檻逐漸降低。最典型的是Opensea,一個支持普通用戶創作數字藝術品的平臺,其在2021年一躍成為全球最大的NFT發行和交易市場。

Forechain Global收集了2021年全網使用以太坊進行NFT交易的數據。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NFT市場還處于比較平靜的狀態,上半年NFT市場每日平均交易量為2189筆,平均每日交易額為950.64(ETH)。而下半年NFT市場開始告訴增長,下半年平均每日交易量為33,974筆,較上半年平均每日交易量上漲1452.03%,其中,8月末以及9月末出現了交易量頂峰。

?圖 6-3 2021年NFT交易額、交易量與活躍用戶量之間的關系

數據來源:Forechain Global

NFT的出現對于數字經濟以及元宇宙而言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依托于區塊鏈技術,NFT的出現結束了數字文件能夠被無限復制和下載的局面,通過解決權益歸屬,數據的價值被激發,數字藝術品也得以發展。目前,NFT在藝術、游戲、元宇宙等領域均有發展。其中,藝術品類NFT是最早發展,也是目前最主要的形態。

NFT藝術品的發行平臺在國內和國外呈現不同的發展態勢。國內由于嚴厲的監管政策,NFT的發展路徑相較國外更加保守。國內的NFT發行平臺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基于互聯網大廠搭建的聯盟鏈,這類NFT以收藏功能為主,缺乏交易流通的功能。繼騰訊旗下的幻核、螞蟻鏈旗下的“鯨探”發行后,網易、百度也紛紛推出數字藏品發行平臺。另一類NFT交易平臺功能更加全面,但國內平臺對作品的要求較為嚴格,普通用戶發行受到限制,包括NFT中國、優版權、Dmall.im地貓等。

NFT+游戲是另外一個表現卓越的賽道。NFT支持道具資產化和提高游戲透明公平性。通過將游戲幣、裝備等綁定到NFT通證上,游戲相關的資產能夠實現交易、質押等多種與金融活動掛鉤的操作。此外,建立在分布式賬本上,NFT化游戲的主導權不再屬于游戲公司,資產上鏈的模式使得用戶游戲資產的安全性更有保障,用戶甚至能夠參與到游戲的制作和管理中。目前,NFT+游戲已經初具規模。

以在線游戲Axie Infinity為例,其開創了“玩賺”游戲的模式,參與者可以在游戲過程中賺取代幣,甚至一部分菲律賓人民在新冠疫情期間將其作為主要收入來源。元宇宙第一股“Roblox”區別于傳統游戲平臺,其不從事制作游戲的業務,而是提供工具和平臺供開發者自由制作沉浸式的3D游戲,并成為目前最火熱的游戲平臺之一。

此外,NFT在商業應用上天然具有解決權益歸屬問題的優勢,并可以衍生至個人身份數據、房產證明、公司營業執照、金融衍生品等領域,為這些領域的溯源、驗證和追蹤等緩解提供更加高效的解決方案。而依托于區塊鏈,無需公司或者第三方機構的介入,NFT能夠支持各種去中心化的商業活動,以智能合約的形式支持自動執行,這提高了商業活動的交易和利益分配等效率。

但目前,NFT在商業領域的大規模應用還存在問題。例如,NFT的去中心化特質與傳統中心化機構存在運行邏輯和認證流程的矛盾,而缺乏既有產業、政府機構等認可使其難以被廣泛應用。此外,實物NFT化的過程仍需要可信度較高的第三方中介機構提供仲裁見證,在溯源和追蹤上也難以獨立完成。

六、區塊鏈催生的新業態(2):元宇宙

元宇宙,即Metaverse,該詞出自尼爾·斯蒂芬森于1992年推出的小說《雪崩》,原著中的元宇宙是一個虛擬空間,支持人們通過“化身”進行交流娛樂。參考風險投資家馬修·鮑爾(Matthew Ball)的描述,元宇宙是一個由持久、實時渲染的3D世界和模擬組成的廣闊網絡,支持身份、對象、數據和權利的連續性,并且可以被體驗由有效無限數量的用戶同步進行,每個用戶都有自己的存在感。值得注意的是,元宇宙這一概念還未有統一的標準,其仍是一個不斷發展,演變的概念。

在線游戲和社交平臺Roblox在其招股書中很好的概括出元宇宙的八個關鍵特征:Identity(身份)、Friends(朋友)、Immersive(沉浸感)、Low Friction(低延遲)、Variety(多樣性)、Anywhere(隨地)、Economy(經濟)、Civility(文明)。其中,經濟和文明兩個特征使得元宇宙超脫科技和技術的范疇,通過在虛擬空間重建經濟體系、規章制度和全新文明,元宇宙將延展到社會、文化以及文明層面。

2021年被稱為元宇宙的“概念元年”,各巨頭公司紛紛開始“搶灘”元宇宙,將其列為重要發展戰略。在基礎設施層以及產業應用層,與元宇宙發展相關的產業開始加速發展。無論是“元宇宙”注冊商標的爭奪戰,還是對與基礎設施團隊的收購戰,賽道競爭已經初現白熱化。

2021年3月10日,元宇宙概念股Roblox在美國上市,隨即,元宇宙開始進入人們的視野。

2021年4月,英偉達宣布推出面向企業的實時仿真和協作平臺Omniverse,允許讓創造者在物理精確模擬或3D渲染中進行實時協作,據稱可以將工廠效率提升30%。

2021年8月20日,微軟CEO薩提亞·納德拉在全球合作伙伴大會Microsoft Inspire上官宣了企業元宇宙解決方案。

2021年10月29日,Facebook首席執行官馬克·扎克伯格宣布公司改名為Meta,并宣布投資150億美元扶持元宇宙內容創作,此舉徹底引爆元宇宙。

2021年12月10日,Meta開放了其“地平線世界”(Horizon Worlds)虛擬現實平臺,頭戴Oculus設備,用戶可以創建一個沒有雙腿的3D化身形象,與其他用戶的化身進行互動。

2021年12月27日,百度發布元宇宙產品“希壤”,用戶通過創建虛擬身份,在虛擬世界中與好友進行互動。2021百度Create大會全程在百度的希壤里面直播,并實現容納10萬人同屏互動。

目前,元宇宙在基礎設施層面和產業應用層面都在加速發展。從基礎設施層面看,元宇宙涵蓋芯片、增強現實技術、云計算、5G、區塊鏈、數字孿生等技術。這些技術現階段的發展水平是不同步的,但圍繞著元宇宙這一概念專向、加速發展成為一個重要的趨勢。同時,這些技術直接制約著元宇宙的發展水平和發展方向,各巨頭企業正紛紛加大投資力度與研發力度,并針對相關技術企業和團隊開啟了“收購戰”,爭奪元宇宙的先發優勢。

從產業層面看,目前呈現“萬物皆可元宇宙”的特點,元宇宙具備融入各種內容生態和場景的潛力,被稱為新一輪產業變革的動力。諸如辦公集會、生產車間、游戲社交、旅游購物等傳統場景都能通過“元宇宙化”重新賦能并實現產業升級。此外,元宇宙還加速孕育了一些新的產業如虛擬IP產業,柳夜熙,蘇小妹等虛擬IP迅速走紅,并為文娛產業和零售行業帶來新的增長點。虛擬地產行業也吸引了許多名流和巨頭加入,并引發了如虛擬現實平臺Decentraland的“炒地熱”。

但目前,整個元宇宙產業都處于初始階段。圍觀者普遍覺得元宇宙“雷聲大,雨點小”,比起大肆宣傳,實質性的產出有限,無論是Meta的Horizon Worlds,還是百度的“希壤”,現存的元宇宙產品相較元宇宙龐大的概念都顯得粗糙。元宇宙的各項底層技術還有待突破,元宇宙+產業的融合路徑也有待探索。

Tags:區塊鏈NFT元宇宙BLO區塊鏈證據保全怎么操作NFT STARS元宇宙虛擬數字人appANY Blocknet

波場
ART:Arthur Hayes:舊貨幣體系的結束 黃金和比特幣的新生_dogechain幣總量

上一次重大的碳氫化合物能源沖擊是因為阿拉伯供應商打擊了西方。海灣國家(注:包括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巴林、卡塔爾、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和阿曼)在當時的以色列局勢中“踐行了他們的價值觀.

1900/1/1 0:00:00
比特幣:金色前哨 | BTC短時突破41000美元后下跌 數據顯示加密投資仍具吸引力_區塊鏈中的代幣是什么

3月16日,BTC短時上漲,迅速突破41000美元,日內漲幅達到5.86%,但隨后再度回落至4萬美元下方。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加密行情震蕩,市場擔憂情緒上漲.

1900/1/1 0:00:00
比特幣:歐盟將發起投票:是否限制基于工作證明(POW)的加密貨幣_MICRO

本文由“老雅痞laoyapicom”授權轉發一項旨在迫使比特幣等工作證明型加密貨幣轉向更環保的權益證明型共識機制(POS)的條款被列入周一議會投票的MiCA草案.

1900/1/1 0:00:00
RAN:小心那些利用Etherscan招搖撞騙的人_FERRARI幣

區塊鏈索引服務依賴于合約事件來幫助歸檔數據,并在一個漂亮的用戶界面中給我們提供交易記錄,其通常被稱為“區塊瀏覽器”,比如Etherscan.

1900/1/1 0:00:00
NFT:金色Web3.0日報 | “無聊猿”BAYC交易總額突破14億美元_Chain

1.DeFi代幣總市值:1152.17億美元 DeFi總市值 數據來源:coingecko2.過去24小時去中心化交易所的交易量:42.

1900/1/1 0:00:00
DAO:當在線糾紛解決遇到區塊鏈:去中心化司法的誕生_比特幣最新騙局騙女人

內容提要 在線糾紛解決(ODR)誕生于20世紀90年代。隨著互聯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許多人試圖利用互聯網建立虛擬法庭,以大幅度提高糾紛解決程序的效率。然而,這一愿望至今未能完全實現.

1900/1/1 0:00:00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