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以太坊 買以太坊
Ctrl+D 買以太坊
ads

LAYER:Buidler DAO 聯創:我所理解的 Layer0、Layer1 和 Layer2 到底是什么?_BenjiRolls

Author:

Time:1900/1/1 0:00:00

撰文:BuidlerDAOCo-founder?Jason,《BuidlerDAO:我所理解的Layer0、1、2層到底是什么?》

這是我第一篇宏觀分析類型的文章,之前的文章都是分析某一個具體的項目,這次想試著講講更宏大也是我更不擅長的領域,同時也把之前零散發在Twitter上的內容結構化整理成一篇文章。Web3一直是一個概念新詞滿天飛的領域,所以我斗膽用一篇文章嘗試為大家講講我所理解的Layer0、1、2,也許你會疑惑為什么標題不叫《一文講清楚Layer0、1、2》呢?一方面是因為我沒有自信和實力可以講清楚,另一方面是其中很多定義到目前很模糊,并沒有行業標準,比如在我的視角里Celestia屬于Layer0,但是也有很多說法它屬于Layer1,所以本文均為站到個人視角的理解,可能存在不全面或者與你的觀點不一致的情況,歡迎探討。

文章速覽:

01/Layer0:跨鏈通信

02/Layer0:模塊化區塊鏈

03/Layer1底層區塊鏈

04/Layer2主流解決方案:rollups

Layer0:跨鏈通信

Layer0是我認為目前行業對其定義最模糊也是理解最復雜的一層,所以我會多花一些時間講解。

很多人將Layer0定義為區塊鏈基礎設施服務層,但我覺得這個概念還是太大太粗,目前我認為?Layer0的關鍵詞就是發鏈、多鏈與跨鏈,核心內容落在了跨鏈通信與模塊化區塊鏈,所以講清楚了跨鏈通信和模塊化區塊鏈,Layer0的內容也就基本覆蓋了。

先說說跨鏈通信,要注意跨鏈通信和跨鏈不一樣,跨鏈通信是一個技術實現,跨鏈則是一個業務場景。

跨鏈是區塊鏈極其重要的能力,假設每條鏈都是一個銀行,如果區塊鏈無法跨鏈則等于無法實現銀行轉賬。我們常說的跨鏈是指資產跨鏈,即我想把A鏈的aToken跨到B鏈,首先Token的項目方需要在兩條鏈上都發行自己的原生Token,然后使用跨鏈橋來進行兩邊Token的“轉移”,轉移打引號的原因是轉移的過程并不是我們所理解的從A移動到B,其工作原理是將A鏈的aToken鎖定,然后再在B鏈鑄造對應數量的bToken,至于A鏈鎖定資產,到B鏈鑄造資產這個中間的過程則會產生很多問題,主要就是通信的問題,A鏈如何通知B鏈“張三剛才在我這里鎖定了20個aToken,你現在趕緊的給他弄20個bToken出來”呢?

鏈本身是封閉的情況下只能通過鏈下的監控來連接兩條鏈的資產變化情況,比如我寫個腳本之類的。但這不夠native,也不夠安全,所以跨鏈橋經常出問題,跨鏈通信則是主要解決多鏈之間原生信息傳輸的問題。

Cardano生態最大Web3黑客松Cardano EMURGO BUILD 2023在DoraHacks.io開啟報名:5月30日消息,由EMURGO Ventures主辦的Cardano EMURGO BUILD 2023報名入口已在開發者激勵平臺DoraHacks.io開啟。

作為Cardano生態中最大規模的Web3黑客馬拉松,本此活動評審團來自EMURGO、EMURGO Ventures、Cardano Foundation、Input Output Global(IOG)、Binance、Republic Crypto和Wave Financial。活動總資助池超200萬美元。項目提交截止時間為7月3日。

Cardano EMURGO BUILD 2023面向全球Web3開發人員,鼓勵其基于Cardano網絡,在Derivatives、Aggregators和Zero-Knowledge三大賽道上構建具有創新意義的dApp,以進一步豐富整個生態體系。[2023/5/30 11:48:13]

專注于做跨鏈通信的LayerZero協議我之前也寫過一篇與它相關的文章《那個可以跨鏈的Gh0stlyGh0sts會成為下一個Azuki嗎?》,這也是第一個使用LayerZero實現原生跨鏈通信從而達到NFT資產跨鏈效果的項目。

剛才說到傳統的跨鏈橋是通過鏈下監控兩條鏈的方式來實現了偽通信,而并不是真正的兩條鏈產生了信息傳遞,如下圖中左邊和中間的模式,LayerZero則是直接在兩條鏈里面部署了自己的節點,這些節點完成了多鏈之間的通信。

如下圖所示,我可以直接在合約代碼里寫清楚我要給哪條鏈傳輸什么信息過去,這是區塊鏈原生的跨鏈通信。

我非常看好LayerZero這個協議,它也完成了紅杉領投的1.35億美金融資。原因是我覺得這是真正純原生的跨鏈解決方案,并且資產跨鏈只是它的一個應用業務場景,鏈和鏈之間的通信不僅限于資產,就像是銀行之間的通信也不僅限于轉賬,我在工行產生了壞賬信譽不好,則工行可以將該消息告訴建行,我在建行貸款就會出現問題,跨鏈通信背后的業務場景一定會可以挖出很多。

Base針對合約開發者推出Base Builder Quest:金色財經報道,Coinbase以太坊Layer2網絡Base針對智能合約開發者推出Base Builder Quest,允許開發者在Base上部署智能合約來完成任務,成為早期的Base構建者。Base還將為完成任務的開發者分發由andreoshea.eth設計的紀念NFT,在過渡到Base主網后,開發者還將有資格鑄造第二個紀念NFT。[2023/4/7 13:49:45]

講完了LayerZero后Layer0主要的內容跨鏈通信就明白了,這里要注意的是Layer0是概念,LayerZero則是這個概念里的具體某個協議,這兩個不要搞混了。

Layer0:模塊化區塊鏈

Layer0還有一個重要的內容模塊化區塊鏈,跨鏈通信這個詞大家能夠理解確實還挺底層的,屬于Layer0,但模塊化區塊鏈這個詞大家乍一聽會覺得非常“大”,不像是一個Layer即層的概念,而是一個“全套”,就是區塊鏈是一個漢堡的話,Layer就是里面的生菜、肉餅和面包片,但是模塊化聽起來就像是一個全套大漢堡而不是某一片生菜。

如果從廣義的概念來說模塊化區塊鏈是一種“架構”,layer2也是模塊化區塊鏈,將計算層模塊化抽象出來,但是從目前狹義的對于模塊化區塊鏈的定位來說,我們要明白將區塊鏈模塊化以后的目的是什么,從而再定義其處在哪一層,我認為最直接的目的是在于如何能夠更簡單快速的去發一條鏈出來,模塊化的效果是能夠把區塊鏈技術架構拆的更清晰,封裝的更完整,然后開箱即用就像是搭積木一樣,可以直接使用模塊化區塊鏈的能力用更低的成本發一套新鏈出來。你可以粗糙的理解成模塊化區塊鏈的目的是發一條Layer1出來,這樣是不是就理解為什么它處在Layer0了。

模塊化區塊鏈的兩個代表?Cosmos?和?Celestia?為大家進行展開介紹從而更清晰的理解其含義,其中Cosmos要感謝@Kasey_ibc,他是Cosmos生態的深度貢獻者,與他進行了探討并研究了其Twitter優質內容。

模塊化區塊鏈概念的布道者是Celestia,我之前關于模塊化區塊鏈曾經發過一個分析Twitter,這里我援引該Twitter的內容講講Celestia,具體的內容大家可以看我當時的Twitter,鏈接如下:https://twitter.com/jason_chen998/status/1561576592337682434

可以看到官網對于其優勢的描述第一點就是像智能合約一樣輕松部署區塊鏈,降低發鏈的門檻和成本。

觀點:目前行業內是一個沉淀期,builders應該更多去focus在如何解決問題:近日,BeWater DevCon 2022 全球開發者大會在硅谷灣區成功舉辦,來自Polychain Capital, Uphonest Capital, DFG Capital, Foresight Ventures的嘉賓進行了圓桌討論,圍繞“VC如何在熊市中投資和支持Builders”。Polychain Capital的Jacob Philips表示,目前行業內是一個沉淀期,builders 應該更多去focus在如何解決問題。Uphonest Capital的KJ表示,VC應該作為共同創業的伙伴,而不僅僅是投資就不管事兒了。DFG Capital的Joanna表示,這個熊市的基本面已經和18年19年的熊市大不一樣,基礎設施得到大量發展,讓大家多多探索

Foresight Ventures的Suning表示,builder可以在熊市多做一些新嘗試,比如在開發語言方面,嘗試Move或Cairo,探索全新生態的可能性。同時作為Foresight Ventures也會更多關注真正顛覆性的創新,以及圍繞DAO或者NFT等的crypto-native的文化發展。[2022/6/24 1:29:46]

模塊化區塊鏈的對立面是目前大多數Layer1都屬于單體區塊鏈,也就是一條鏈承擔了共識、數據可用性和執行的工作。

共識:整個網路中節點決定打包哪些交易,以什么順序打包;

數據可用性:就是驗證某個區塊是已經完成廣播是寫入鏈上的;

執行:具體交易和狀態的變更。

如果一條鏈把這三件事都干了,那它就是單體區塊鏈,也就是目前L1面臨的問題,交易、結算、出塊都排著隊完成。所以設計思路就是把共識、數據可用性和執行這幾個區塊鏈核心工作職責給拆開,每個職責單獨做一條鏈即一層,然后各司其職干好自己的事,再將其拼裝組合到一起。

說到這里大家應該就意識到了,這就是30年軟件開發都遵循的模塊化設計原則,封裝多態耦合內聚那套理念,把一個復雜系統拆分職能,各干各的,再組裝到一起,所以至少這條頂層設計理念是一直存在的,將這套設計理念應用在了區塊鏈設計上,并不是什么很新穎的理念。

然后當說到將共識、數據可用性、執行拆分出來成為一條鏈,大家應該意識到這就是L2在做的事,rollup擴容思路就是將執行層單獨拿出來做一條子鏈去完成以太坊的交易處理工作,然后將結果再返回至以太坊主鏈,所以?rollup其實就是模塊化設計理念,所以如上文所說廣義的模塊化區塊鏈不是一個具體的東西,它是一種概念或者是設計理念,但狹義的模塊化區塊鏈則是指將區塊鏈的共識、數據可用性的底層能力封裝起來,這兩層也是對于一條區塊鏈的地基,復雜度和難度也是最高的,然后這兩層能力具備了新發一條鏈就門檻和成本很低,只需要將精力關注于自己的業務與計算。

Terra Builder Alliance發布Terra 2.0提案:5月18日消息,Terra Builder Alliance(建設者聯盟)發布Terra 2.0鏈愿景統一提案。稱本提案的目標是: 1. 確保建設者得到適當的激勵 2. 盡可能多地保留當前的LUNAtics 3. 將盡可能多的新LUNAtics帶入網絡。參與起草本提案的主要利益相關者有:建設者生態系統;驗證者;基礎設施團隊;做市商;風險投資和其他各種重要利益相關者。均已表示支持該計劃。該提案已得到 TBA 和 TFL 的認可。并計劃于5月27日啟動Terra 2.0網絡。[2022/5/18 3:25:26]

那么?Celestia主要是將數據可用性能力模塊化,通過共識機制存儲交易記錄并提供數據可用性,而不用參與結算和執行層的事,只管存,并保證存的東西是有效的,其他開發者就能以rollup的形式在Celestia上構建出自己的結算層和執行層。所以?Celestia就像是區塊鏈領域的AWS,傳統一家公司開發軟件需要買一臺服務器放在機房,10家公司就要10臺服務器,于是AWS說你們都別買了,我自己整一個大的,你們只管軟件開發,需要存取數據就來我這,我能夠保證你們的數據有效的。

那么為什么Celestia要做數據可用性層模塊化呢?如果我想發一條鏈最難的就是這么讓盡可能多的節點參與到我的鏈中去為我完成共識和數據可用性的過程,有這么多節點來維護我的鏈,那才能在鏈上做更多應用層執行的事情。

所以需要先看一下L1鏈的數據可用性是如何完成的。我們都知道區塊鏈是由大量可自由加入的節點組成的,節點越多也就越安全,越去中心化。節點分為全節點和輕節點,全節點就是要完整的維護一套數據賬本,所以少量節點惡意攻擊不會影響全局節點,這也是區塊鏈的立根之本。

但是隨著時間數據也越來越多,維護一個全節點成本過高,如果大家都不愿意來做全節點,那區塊鏈就趨于中心化變得不安全,所以會有輕節點的存在,不會維護驗證全量交易數據,而只存區塊頭,當出現需要驗證數據可用性的時候,就將其發送給相鄰全節點幫忙驗證,然后再將結果返回回來。

所以總結一下,搞一個鏈最難的是這么能搞到這么多的節點來維護我這條鏈的共識和數據可用性。這也就是Celestia想解決的問題,它在官網說希望能夠讓創建一條鏈像創建智能合約一樣簡單,大家不用管下面的數據問題,交給Celestia完成,只需要專注于自己上層執行結算,實現“一鍵發鏈”的效果。

看完Celestia我們再看一下Cosmos,其實這兩家組織的成員重合度很高,很多人都是同時貢獻于這兩家組織的。

Cosmos的目標是成為區塊鏈的互聯網,首先它提供了一套“發鏈”能力,讓每個社區都可以擁有一條自己的主權鏈,主權鏈即獨立的區塊鏈,數據的產生和寫入都是內部閉環的,其次鏈之間可以進行數據通信交互,實現萬鏈互聯,這個愿景還是非常有感召力的。

動態 | 日本BUIDL公司推出面向加密貨幣交易所的洗錢對應工具SHIEDL:據Crypto Watch消息,5月30日,日本BUIDL公司推出了面向加密貨幣交易所的AML/CFT對應工具SHIEDL。該工具可計算出區塊鏈地址的風險分數,并通過API提供,該工具可防范洗錢風險較大的用戶的洗錢行為。目前該工具只能用于BTC、ETH、XRP三個幣種,今后將逐漸應對ERC-20及其他加密貨幣。[2019/5/30]

至于為什么它認為有讓社區發自己鏈的需求呢,是因為它將區塊鏈分為公共鏈和專有鏈,在以太坊這樣的公共鏈上開發者需要面對的兩層治理,鏈和應用,并且應用要遵循受限于底層鏈,從而很難釋放出應用的價值,所以它想針對于每個應用都可以產生一個量身定制的鏈。

所以為了達到這個目的首先要解決發一條新鏈門檻與成本的問題,其次解決這么多鏈之間如何通信形成一個滾雪球生態的問題。

門檻和成本Cosmos的解決思路與Celestia一致,即將底層的能力封裝起來,區塊鏈架構分為三個大層:網絡、共識和應用,它將網絡和共識層封裝起來,也包括了賬號、交易、簽名等原子能力,提供了SDK使得開發人員基于此進行主權鏈的開發,通過預置好的模塊來進行自定義構建區塊鏈,然后發布到Cosmos網絡中和其他的兄弟鏈進行交互,交互則是使用跨鏈通信協議IBC來實現了一個hub集線器的效果,其他的鏈都通過IBC連接到這個集線器中,在此進行數據中繼。

所以Layer0的概念至此總結一下,其工作主要集中在發鏈、多鏈和跨鏈這三層,讓發鏈變得更簡單,但發了這么多鏈互相不通那也無法形成合力,于是需要解決跨鏈的問題。

Layer1底層區塊鏈

Layer1是底層區塊鏈,熟知的比特幣、以太坊、幣安鏈都屬于Layer1,以及Avalanche、Near和Terra等,因為它們都是自己生態系統中的主要網絡,在自身區塊鏈上處理并完成交易,同時也具備自己的原生Token,最近新起的兩大新公鏈Aptos和Sui也是Layer1,但是注意很多人容易把Layer1和公鏈混為一談,公鏈包含Layer1但不是等于的關系。

Layer1公鏈是crypto世界中護城河最深的一個物種,當越來越多的節點、開發者、項目加入其生態后,滾雪球的優勢將會非常明顯,除非是出現了Luna之于Terra這樣的基礎代幣直接崩盤,導致這個大雪球發生了大雪崩,否則生態內大量錯綜復雜的利益關系會互相牢牢綁定到一起,使得鏈的根會攀枝錯節的扎的非常深,所以打造出來一條成功的Layer1公鏈一直是整個crypto圈子里無數組織前赴后繼的。

目前應用領域最大的Layer1公鏈是以太坊,所以競對鏈都會想辦法從以太坊生態中爭奪開發者與用戶,因為以太坊這個貴族鏈在高峰期動輒數十美金的GAS費對于我這種普通小韭菜來說還是肉疼的不行,所以目前絕大多數的競對鏈都主打低gas、高TPS的策略來爭搶用戶資源,比如這個星期剛完成空投大熱的Aptos,這里簡單提一嘴,當時Aptos上主網后很多營銷號帶節奏說Aptos號稱10KTPS實際上只有4TPS,然后一通冷嘲熱諷讓別人覺得注水了,10KTPS是理論最高可以承載的量,4TPS是當時實際正在跑的量,就像是港珠澳大橋理論上號稱單日25萬通關量,實際上每天跑的車寥寥幾輛,但是能說港珠澳大橋性能注水了嗎?

打造公鏈就像是打造一座城市,一座城市的繁榮需要的是先修建好住房、醫院、商場、鐵路等基礎設施,打造宜居的環境,居民才會搬過來生活,如果一條鏈沒有應用把用戶搶過來也沒用呀,Aptos性能上再強理論TPS再高,沒有足量的應用去驗證也是一座沒有車跑的港珠澳大橋狀態,所以公鏈吸引開發者的手段可以分為幾種:

公鏈給足開發者扶持,來我這里開發應用給錢給流量,所以這也就是為什么大量的公鏈背后都是交易所站臺,得出得起錢呀,然后整天搞黑客松,發grants來招商引資。

新公鏈對于開發者來說最大的吸引力在于足夠空白,因為成熟的以太坊競爭已經太激烈太卷了,去了新的公鏈甚至可以直接把以太坊上已經驗證成功的應用直接照搬上去,比如最近大家應該看到sui上的NFT交易平臺、域名服務商這些已經在以太坊滾瓜爛熟的東西依然拿到了大額融資,群里我看很多人戲稱換個語言任何項目都能重新做一遍。

還有一個我認為行之有效的手段就是直接EVM以太坊虛擬機兼容,對于開發者來說最大的成本不是寫代碼,而是學代碼,一種完全陌生的技術棧從零開始學起,然后實操開發,調試debug等等一套下來會勸退很多開發者,那有沒有什么辦法能夠讓以太坊生態的開發者可以順滑的低成本遷移到新鏈上去呢?有沒有辦法我可以用Mac電腦開發并調試運營Windows的應用呢?安裝一個虛擬機,大家應該身邊也存在這樣的朋友買個Mac用的不順手,給它改成Windows系統,或者其實就是運行了一個虛擬機,虛擬機就是用軟件模擬計算機系統。EVM就是服務于以太坊的智能合約,所以如果使用EVM兼容對于開發者就可以直接順滑的將以太坊的應用遷移到兼容鏈上去,大家熟知的BSC就是EVM兼容鏈。

Layer2主流解決方案:rollups

再來聊聊Layer2,剛才說很多Layer1的競爭鏈瞄準以太坊“貴”和“慢”來打,但是對于以太坊本身有什么辦法能夠優化呢?Layer2是一種方式。

在講Layer0部分的時候我聊到了單體鏈,一條鏈上將所有事都干了,這能不堵嗎?這時有人想到了能不能把以太坊上的交易拿出來在外面執行,然后將結果返回給以太坊做數據可用性處理,這種操作方式被稱為rollups,也是Layer2主流解決方案,就像是原本一條路上非常堵,我給它修個高架橋,當然我還看到一種有趣的解釋,做核酸10人混管就是rollups。

所以通過將交易放在鏈下處理,不需要經過以太坊緩慢的共識過程,從而來減少以太坊主網上的計算量,提高整體處理速度和吞吐量。

我之前讀書時恰好研究方向也是區塊鏈擴容,當時寫的論文中提出的方案也和rollups異曲同工如下圖所示。

剛才說到rollups就是將計算在鏈下執行再將結果放到鏈上的過程,這個過程最大的問題就是在于怎么證明這個結果是有效的,兩種證明方式也就產生了兩種主流的rollups方案:Optimisticrollups和zkrollups。

人如其名,Optimistic的英文含義是樂觀的,即Optimisticrollups使用了欺詐證明作為數據有效性的驗證方式,在將鏈下計算完的結果同步給以太坊主網后,會樂觀的默認數據是正確的,如果有人認為數據不正確也就是存在欺詐,就可以在窗口期又稱質詢期內通過計算欺詐證明來質疑匯總交易的結果。

如果證明成功存在欺詐,則會重新執行交易更新數據狀態,并且當時將該交易打包的排序節點就會受到懲罰,削減它提交的保證金,并分發給提交了欺詐證明的驗證節點。

在這個過程中重要的角色除了兩個節點:排序節點和驗證節點外,還有另外兩個重要的角色參與:CTC交易合約和?SCC狀態合約。

這里邏輯稍微有些復雜需要大家耐心理解,所有Optimism的交易數據區塊都存儲在以太坊一個特殊的被稱為CanonicalTransactionChain的合約,簡稱CTC,合約地址為:

0x5E4e65926BA27467555EB562121fac00D24E9dD2

可以看到排序節點Sequencer每分鐘大約寫入兩批次,每個批次可能包含幾百筆交易數據,CTC合約主要存著的是交易數據摘要。

另外將交易后的狀態根StateRoot存入StateCommitmentChain合約,簡稱SCC,合約地址為:

0xBe5dAb4A2e9cd0F27300dB4aB94BeE3A233AEB19

約每6分鐘寫入一批次,驗證節點可以去讀取這兩個合約中的記錄進行驗證計算是否交易存在欺詐行為。

以上就是Optimistic證明數據有效性的方式,有點博弈論的感覺,通過雙方對抗加激勵模型實現最小程度作惡欺詐的效果,我們再看看ZK是如何解決的。

zkSync是zkrollups的主要玩家,它的官網slogen是relyonmath,notvalidators,依賴數學,而不是驗證者,這句話就是針對于Optimistic欺詐證明說的,可見對于Optimistic火藥味滿滿啊。

zkrollups中每一筆交易的有效性都是在交易發生前驗證的。排序節點無法作惡。但是OptimisticRollup中,排序節點的行為不受約束,因此必須存在驗證節點去監視欺詐交易,一旦發現就需要向主網提交欺詐證明。

zkrollups相比于Optimisticrollups最大的好處在于因為使用零知識證明的純數學計算來進行交易有效性驗證,所以將資金轉移至以太坊不會存在延遲,因為一旦zkrollup合約完成了有效性證明,就會執行交易。相反從Optimisticrollups中提取資金會有所延遲,因為要為欺詐證明留出一定時間。

zkrollups的核心架構:

鏈上合約:邏輯與Optimistic一樣,在以太坊部署對應的智能合約用于存儲區塊匯總數據、驗證合約等,但是不需要像Optimistic一樣去發布太多交易數據在以太坊鏈上合約,因為其有效性在上鏈之前就已經得到了證明,而不是Optimistic需要將數據發到鏈上用于他人驗證,但zkrollups也可以將交易數據存放在智能合約的calldata中,它是一種不可更改,但是不持久的臨時存儲區域,類似于內存,所以有需要也可以獲取到交易數據。

鏈下虛擬機:雖然zkrollups依附于以太坊,但交易執行過程存在于獨立的EVM虛擬機,即實際zkrollups執行的環境。

其在大流程上和Optimistic類似,用戶簽署交易后,提交給zkrollups的Layer2排序節點進行處理并打包在一個批次中,然后提交給以太坊。

zkSync使用的零知識證明太復雜了涉及到大量的加密數學,看的頭大實在沒理解透認慫了,所以這里就不班門弄斧復雜粘貼一些開發手冊里我自己都看不懂的數學公式假裝我看懂了。

Tags:LAYER區塊鏈以太坊ROLLLAYER幣區塊鏈運用的技術中不包括哪一項技術以太坊價格今日行情幣幣情BenjiRolls

火幣交易所
INF:以太坊基礎設施 Infura 中心化問題再引爭議,我們還有什么替代方案?_INFD價格

作者:區塊律動BlockBeats11月24日,以太坊基礎設施開發公司ConsenSys于11月23日在官網上更新了其隱私政策.

1900/1/1 0:00:00
GenesysGo : 一家低調而重要的 Solana 生態基礎設施服務商

原文標題:《GenesysGo:thecrucialinfraprovideronSolanayoudon''tknowabout》作者:AllenZhao,MustafaYilham.

1900/1/1 0:00:00
區塊鏈:代幣的實用性_Medical data link

原文標題:《Tokenomics103:Utility》作者:NatEliason編譯:Lu,WhoKnowsDAO 01引言 在代幣經濟學系列文章中的第一部分中.

1900/1/1 0:00:00
SYNC:zkSync 2.0主網正式進入第一階段,將逐步開放生態項目和用戶的訪問權限_zksync幣總量

MatterLabs已發布zkSync2.0主網第一階段BabyAlpha。該階段第一個月,網絡將在沒有任何外部應用程序開放使用的情況下運行,任何外部參與者也無法使用.

1900/1/1 0:00:00
SOLA:Solana 基金會公布其 FTX 賬戶持倉:仍有約 343 萬枚 FTT 和 1.3454 億枚 SRM 等資產_OLA

Solana基金會官方披露與FTX相關的信息稱,截至2022年11月14日,其在FTX.com賬戶中擁有的資產包括:約324萬股FTXTradingLTD普通股、約343萬枚FTTToken、約.

1900/1/1 0:00:00
AME:Web3 游戲發行商 Fenix Games 完成 1.5 億美元融資,Cypher Capital 等參投_WEB

Web3游戲發行商FenixGames完成1.5億美元融資,PhoenixGroup和迪拜風險投資公司CypherCapital參投,本輪融資將用于收購、投資和發行區塊鏈游戲.

1900/1/1 0:00:00
ads